增值税中的视同销售及其账务处理
什么是视同销售?
谈到“视同销售”,大家并不陌生,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方面都有“视同销售”概念,不过他们的范围是不同的。
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范围:
增值税方面的视同销售—本质为“抵扣进项并产生销项”的链条终止,比如将货物用于职工福利、非增值税项目或者个人消费等等;
企业所得税方面的视同销售—代表货物的权属发生转移。
小编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》、《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》等的规定,整理如下:
增值税相关规定:
1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》(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 )第四条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,视同销售货物:
(一)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;
(二)销售代销货物;
(三)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,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,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(市)的除外;
(四)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;
(五)将自产、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;
(六)将自产、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,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;
(七)将自产、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;
(八)将自产、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。
2、“营改增”试点规定视同销售服务、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。
根据财税(2016)36号文件 《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》第十四条 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、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:
(一)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,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。
(二)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,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。
(三)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。
企业无需视同销售情形:
(一)保险公司销售保险时,附带赠送客户的促销品,作为保险公司的一种营销模式,购买者已统一支付对价,不属于视同销售。
(二)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房产时赠送客户的精装修、家电、汽车等,作为一种营销模式,不属于视同销售。
(三)超市开展“买一送一”销售活动,不属于视同销售。
(四)商场开展“捆绑销售”不属于视同销售。
账务处理:
(一)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;
(委托方的处理,视同买断方式下一般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;收取手续费方式下在收到受托方开来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,货物发出时计入发出商品科目。)
与此相关的账务处理(手续费方式)
借:发出商品
贷:库存商品
借:应收账款
贷:主营业务收入
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
(二)销售代销货物;
(受托方先有销项后有进项,销售代销货物不确认收入,按收取的手续费确认收入)
与此相关的账务处理
借:银行存款
贷:应付账款
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
借: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
贷:应付账款
上述2项的视同销售行为针对的是销售货物行为,不是代销行为
(三)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,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,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(市)的除外;(不确认收入,只计算缴纳增值税)
借:发出商品
贷:库存商品
借:应收账款/银行存款
贷: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
(四)将自产、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;
(不确认收入但要计算缴纳增值税)
(五)将自产、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;
借:长期股权投资
贷:主营业务收入/其他业务收入
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 (销项税额)
同时结转成本:
借:主营业务成本
贷:库存商品
(六)将自产、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;
借:应付股利
贷:主营业务收入
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 (销项税额)
同时结转成本:
借:主营业务成本
贷:库存商品
(七)将自产、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;
借:应付职工薪酬
贷:主营业务收入(按市场价格核算收入)
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
同时结转成本:
借:主营业务成本
贷:库存商品(实际帐面成本)
【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》应付职工薪酬处,“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,相关收入的确认、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,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”】
(八)将自产、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(不确认收入,但要计算缴纳增值税);
借:营业外支出
贷:库存商品
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
(九)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销售应税服务、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,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(不确认收入,但要计算缴纳增值税)
借:营业外支出
贷: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
应付职工薪酬/无形资产/存货/固定资产清理
(十)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。
很多企业中,往往会忽略视同销售的行为,造成漏缴少缴增值税,会计人员需要在日常的业务活动中分清楚哪些行为需要缴纳增值税,也可以根据这些情况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。下期我们来说说企业所得税中的视同销售的几种行为!
上一条: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
下一条:注意这些年报常见错误,年报得满分